Force DAO作为链上资产管理协议,在4月4日遭遇严重安全漏洞,导致其治理代币FORCE被异常增发,项目生态迅速陷入危机。为应对这一突发状况,项目方迅速制定并公布补救计划,旨在通过新代币发布与空投重启机制恢复用户信心和系统稳定性。该计划不仅包括对受影响用户的差异化补偿策略,还明确了V2版本的技术升级路径和组织架构调整方向,标志着Force DAO从事件中重建的关键转折点。
事件回顾与漏洞技术解析
1. 4月4日攻击事件时间线
Force DAO于4月4日正式启动FORCE代币空投,初期市场反应积极,价格一度升至2 USDT。然而数小时内,由于合约漏洞被利用,大量FORCE代币被异常铸造,导致价格暴跌至0.02 USDT。项目方迅速响应,暂停空投并冻结相关资金流动。
2. FORCE代币异常增发机制
攻击的核心在于用户在调用deposit函数时,系统错误地铸造xFORCE代币,而未正确执行FORCE代币的转账操作。这一机制缺陷使得攻击者能够在不实际充值的情况下获得质押凭证,从而实现无成本增发。
3. xFORCE合约漏洞技术细节
漏洞根源在于FORCE代币的transferFrom
函数采用”if-else”逻辑处理授权检查,当授权额度不足时返回false,但ForceProfitSharing合约未验证该返回值。这导致系统误判为转账成功,继续执行后续铸造流程,最终造成代币供应量失控。
4. 慢雾科技漏洞诊断报告
慢雾科技指出,此次事件属于典型的”假充值”漏洞案例。建议开发者在调用类似函数时使用require
语句严格校验返回值,以确保交易逻辑的完整性与安全性。该项目方已确认漏洞影响范围,并承诺加强后续合约审计流程。
差异化补救措施详解
Force DAO在4月4日遭受攻击事件后,迅速启动了基于用户角色和受损程度的差异化补偿机制,以确保社区公平性和系统稳定性。该机制涵盖四大核心补偿策略。
首先,针对此前未认领空投的用户,项目方决定延续原有空投计划,按照1:1比例发放新FORCE代币,确保这部分用户权益不受影响。此举旨在维护早期支持者的利益,并增强其对V2版本的信心。
其次,为激励测试阶段的参与者,包括公共测试版和Lightspeed测试用户,项目方提供额外10%的新代币奖励。这一机制不仅认可其早期贡献,也鼓励持续参与与反馈,助力系统优化。
对于SushiSwap和UniSwap的流动性提供者(LP),Force DAO已通过中心化交易所协作,从黑客地址中追回部分ETH资金,并于4月6日返还给受影响的LP用户。具体而言,共回收45枚ETH,占损失总额的25%。剩余75%的损失将以新FORCE代币进行补偿,形成”ETH返还+代币空投”的双重补偿结构。
最后,针对因套利行为而遭受损失的用户,例如恐慌性抛售或误判市场继续持有的用户,项目方设计了1.5倍补偿模型。即根据其损失金额的1.5倍进行代币空投,初始兑换价格设定为1 ETH = 3000 FORCE。该机制旨在缓解非恶意操作下的用户损失,提升整体社区信任度。
上述补偿方案体现了Force DAO在危机响应中的精细化治理能力,也为未来DeFi项目在处理类似安全事件时提供了可参考的补偿框架。
V2版本规划与实施路径
Force DAO在经历4月4日的安全事件后,迅速启动了V2版本的开发与部署计划,旨在通过系统性升级和治理优化,重建社区信任并提升平台安全性。
1. 组织架构重组重点方向
项目方已启动内部团队的结构调整,强化安全、审计与合规职能。核心开发团队引入外部安全专家,建立独立的安全响应机制,确保未来合约开发和升级流程中的风险可控。
2. 合约安全审计三重保障体系
为杜绝类似漏洞再次发生,Force DAO对新FORCE代币合约、geyser及merkle distributor实施”三重审计”机制:由三家独立安全机构分别进行代码审查,并设立漏洞赏金计划鼓励白帽黑客参与测试,最终形成多方验证的安全闭环。
3. 新代币部署与空投时间窗口
基于区块高度12171679的快照数据,Force DAO计划于4月20日重新部署新FORCE代币,并同步执行空投分配。该时间节点取决于安全审计进度,确保所有合约逻辑无误后再行上线。
4. 质押奖励1.5倍激励机制
为补偿用户损失并激励流动性提供者(LP)继续支持平台生态,Force DAO推出1.5倍质押奖励机制。该机制自V2版本上线起生效,用户可在重新空投时提取额外奖励,以增强TVL(总锁定价值)稳定性。
5. 黑客追踪的司法协作进展
项目方正与中心化交易所(如Binance、FTX)及相关执法机构合作,追踪黑客资金流向。目前已成功从部分地址追回45枚ETH,并将继续推进链上追踪与法律追索工作,力求最大限度挽回用户资产。
DeFi安全启示与行业影响
Force DAO事件为整个DeFi行业敲响了警钟,揭示出多个关键安全与机制设计问题。首先,在代币合约交互中,transferFrom函数的规范调用成为保障资产安全的核心环节。此次事件中,由于未对transferFrom返回值进行严格校验,导致”假充值”漏洞被利用,凸显出遵循行业标准实现的重要性。
其次,预防性安全审计的必要性再次得到验证。尽管事后补救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损失,但事前通过专业审计发现潜在风险仍是成本最低、效果最佳的安全策略。此外,代币经济模型的弹性设计也至关重要,合理的激励与补偿机制可在危机发生后有效维系用户信心。
最后,该事件推动了CEX与DEX协同追索机制的发展。项目方与中心化交易所合作追踪并冻结黑客资金,标志着跨平台协作在应对安全事件方面正逐步制度化,有助于构建更完整的链上资产追索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