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上DeFi

SEC剑指Cumberland DRW:加密做市商的合规困局与监管风暴

爱上DeFi 0

引言

2025年的加密监管风暴并未停歇。在全球多国收紧加密交易平台监管的背景下,美国SEC(证券交易委员会)再次亮剑,将矛头指向知名加密做市商Cumberland DRW。这起诉讼不仅是SEC对加密行业“全面穿透式监管”的关键一步,更暴露了传统证券法框架与新兴加密金融模式之间的深层矛盾。本文将从执法背景、机构回应、行业影响及监管启示四个维度,解析事件核心要点及其对加密做市商生态的长期冲击。

image.png

一、SEC指控焦点:未注册交易商的“系统性违规”

根据SEC2024年10月提交的诉讼文件,Cumberland DRW被指在2018年3月至诉讼发起期间,在未注册为证券交易商的情况下,擅自开展加密资产交易业务,涉案规模高达20亿美元。SEC明确将MATIC(POL)、SOL、ATOM、ALGO、FIL等代币界定为“证券”,认为Cumberland通过做市价差、套利对冲等方式获利超2700万美元,剥夺了投资者应享有的注册保护机制。

具体违规行为包括:依托场外交易平台Marea与超1500名高净值投资者进行场外交易,通过研究报告暗示加密资产增值潜力,并在Binance、Coinbase等第三方平台执行自营交易策略以规避风险。SEC强调,无论资产类型如何,只要符合“投资合同”特征(Howey测试),交易商就需遵守注册要求,否则将破坏市场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体系。

二、Cumberland的强硬回应:监管越界与创新困局

面对指控,Cumberland DRW迅速作出反击,直言SEC的执法行动是“监管逻辑的过度扩张”。其法务团队强调,过去六年(2019-2025年)已与SEC进行了数千页材料的沟通,甚至主动咨询注册合规路径,但SEC仅允许其交易BTC、ETH等“商品类”资产,实质上构成“第22条军规”式的合规困境——因资产定性模糊而无法完成注册。

“我们不会改变业务模式或流动性供给架构。”Cumberland强硬表态,认为SEC的指控基于“滞后的监管理念”,将做市商视为“非法中介”,忽视了其在提升市场流动性、降低价格波动中的关键作用。该机构同时质疑SEC的管辖边界,认为加密资产的跨境属性与传统证券监管存在根本冲突。

三、行业风险:流动性危机与监管路径争议

事件引发加密行业强烈反弹。加密领域资深KOL@qinbafrank直言,SEC从代币发行、交易平台到做市商的“层层递进式监管”,正压缩行业灰色空间,尤其是依赖做市商的小市值代币可能面临“流动性枯竭”。Scroll前法律顾问@0xLilShah则批评SEC“像蝗虫一样掠夺创新者利益”,认为此类执法将成为美国科技监管史上的“污点”。

市场反应也颇为敏感。消息公布后,比特币价格24小时内下跌5.8%,加密市场整体市值蒸发超300亿美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Jane Street、Jump Trading等头部做市商已因监管压力退出美国市场,Cumberland事件或加剧行业“迁移效应”,推动机构向监管更友好的司法管辖区(如新加坡、阿联酋)转移。

加密行业组织The Digital Chamber指出,SEC的“突袭式执法”模式暴露了规则缺位的深层问题。行业需要的不是事后追责,而是“明确的资产分类标准”与“可预期的合规路径”。这一观点得到Coinbase等机构呼应——其2025年展望报告指出,监管清晰度将是推动加密行业进入“机构化时代”的关键。

四、监管启示:从“运动式执法”到体系化合规

SEC对Cumberland的指控,标志着加密做市商已正式步入“强监管周期”。从法律层面看,美国联邦证券法对“交易商”的宽泛定义(包括自营交易),与加密行业“去中介化”理念存在天然冲突。未来,做市商可能面临三重合规挑战:

1. 资产定性风险:更多代币可能被界定为证券,迫使做市商扩大注册范围;
2. 操作透明化:场外交易记录、策略参数等需纳入监管报告体系;
3. 跨境协同监管:随着加密市场全球化,美国监管与其他国家的规则冲突亟待协调。

值得关注的是,2025年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正加速推进加密立法:欧盟《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》(MiCA)框架已正式落地,香港推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(VASP)发牌制度,而美国国会也在酝酿《加密资产监管法案》。这些动向表明,监管层正从“单一打击”转向“规则构建”,但如何平衡创新活力与风险防控,仍是全球性难题。

结论

Cumberland DRW案无疑是加密行业“合规化转型”的关键缩影——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正以“证券化逻辑”重新定义加密资产市场。对做市商而言,更严苛的注册要求、强化合规技术投入(如链上交易监控)将成为生存必选项。而从行业长远发展看,推动监管规则的国际协同、建立基于技术特性的分类监管框架,或将是突破“执法困局”的关键出路。随着2025年全球加密立法加速,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政策转向,在创新热情与合规底线之间寻求动态平衡。

标签: #加密做市商监管 #SEC合规挑战